自强不息,达观天下
02
01
新闻公告
点击收缩 点击展开
当前位置:
首页
/
/
/
教师论坛展特色 乘风追光共成长

教师论坛展特色 乘风追光共成长

  • 分类:实中动态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3-03-16 15:36
  • 访问量:

【概要描述】

教师论坛展特色 乘风追光共成长

【概要描述】

  • 分类:实中动态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3-03-16 15:36
  • 访问量:
详情

 

春归万物生,风暖踏新程。为持续推进我校基于“三立六有”课堂评价下的教学实践,深化学科组对于“基于问题与需求的七环节校本教研”的理解,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效果。我校于2023年3月13日上午10:40在贵安艺术报告厅开展了以主题为基于“三立六有”课堂评价下的教师论坛活动。本次活动由教育研究室、教学管理科联合组织,由高一高二政治学科组进行课堂教学、说课、评课展示。党委副书记高红娟、副校长代传洪、高一高二年级全体教师参加了本次活动,活动由高二政治组向瑞雪阳老师主持。

 

 

课堂教学展示环节。由高二政治组杨梅老师在未来教室带来一节生动有趣的政治课。杨老师执教的这节课是统编版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一《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中第二单元第四课《和平与发展》第一节《时代的主题》,通过议题式教学方式,设置核心问题和连串问题,让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讨论、分析、归纳,逐渐推导出影响和平与发展的因素,并理解中国为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的贡献,作出中国方案和中国实践。课堂展示层层推进,最后深化了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增强国家认同。总体来看,整节课的教学内容紧紧围绕目标展开,教师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充分展现了我校特色的“三立六有”课堂评价体系。

 

 

说课环节。由高二政治组汪凡瑜老师进行说课。汪老师从知情理、知方法、知过程、知反思四个方面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进行了说课。从教材、目标、学情三方面分析了教学目标的确立依据。在教学方法上,基于“三立六有”课堂评价和思政课堂的特点,确立了议题式教学方法,以问题引导为抓手,关注学生课堂的沟通与交流,关注学生课堂的真实体验。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时政热点和真实情境引入,重视教学中的小组合作探究,关注学生是否能够形成学科知识体系和学科思维的培养。总之,在说课环节,汪老师清晰、完整地阐述了本节课的教学思想、教学观点和教学思路。

 

 

评课环节。首先,是由高一政治组李明老师进行点评,李老师主要从我校“三立六有”课堂评价体系中反思有味、生命有感的角度进行评课,李老师认为杨梅老师的这堂课非常精彩,听完后很激动也很感动。他认为本课围绕时代主题进行讨论,课堂教学氛围很热烈。此外,李老师还认为政治老师应该把政治认同放在第一位,他说今天我们虽然生活在和平年代,但世界并不和平,我们应该为生活在安稳、和平的中国感到幸福。其次,贵州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李云平老师从高校思政课堂教学与高中思政课堂的区别进行了点评,也希望能有更多机会对高校与高中思政课堂融合进行研究与实践。最后,高二历史学科组长黄亚萍、高一物理学科组长段炼两位老师分别代表文科教师和理科教师,从所教学科与思政学科的联系对杨梅老师的课堂教学进行了点评,尤其提到了如何在本学科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实现课堂全面育人。在本次的评课环节,不仅是本学科的教师参与评课,且增加其他学科教师和高校思政教师参与评课,丰富了评课形式,也深化了课堂教学和评课的内涵,体现大中小思政一体化的理念。

 

 

 

 

活动最后,教育研究室主任李仕魁进行总结发言。李主任对本次策划大教研活动的政治教研组的工作表示了高度肯定,对杨梅老师别开生面的课堂展示给予认可和感谢。李主任认为李云平老师从高校角度审视高中思政课堂这种方式,也是其他学科深耕课堂的新路径,应该展开更多的深入的研究。针对课堂教学展示活动,李主任提出了两点建议:学习。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他山之玉,更可以攻玉。其他学科教师应该从思想政治学科中汲取优秀经验将思政教育与本学科教学进行有效融合;研究。各学科教师应该积极开展课堂教学研究,研究如何实现我校“三立六有”课堂评价下的特色课堂教学,最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通过本次课堂展示活动,让我们对基于“三立六有”课堂评价下的课堂教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老师们的评课议课,让我们知道一堂好课背后的学理性和教法,也是由老师和学生的良好互动而生成的。以教师论坛为舞台,积极研究课堂教学,构建学科特色课堂,为在教学之路上探索的教师指明了方向!通过教师论坛,相信老师们通过聚焦“三立六有”课堂评价,共话好课堂,一定对自己的课堂教学提供借鉴,也相信老师们通过研究与实践,一定能乘风追光共成长,在教育教学的主阵地——课堂中与生共舞!

 

 


暂时没有内容信息显示
请先在网站后台添加数据记录。

相关内容

暂时没有内容信息显示
请先在网站后台添加数据记录。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0851-85988493

地址:贵阳市南明区瑞金南路155号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0851-85988493     联系邮箱:   学校地址:贵阳市南明区瑞金南路155号

ewm

扫一扫,关注我们

sss

Copyright © 2021 贵州省实验中学 All Strictly reserved   |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贵阳   |   黔ICP备2021004972号-1    1122 贵公网安备 52010202000323号